拉丁名称 | Antrodiella albocinnamomea Y.C. Dai & Niemelä |
中文名称 | 白黄小薄孔菌 |
描述 | 该菌采于吉林安图长白山保护区 ,分离基为子实体 ,宿主阔叶树 |
培养基 | FJB875012: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即用型平板 |
形态特性 | 小型丝状真菌,在 PDA 培养基上菌落明显,菌丝白色,表面具微细绒毛,密集旺盛,向平板边缘同心圆蔓延生。 |
生长特性 | 25-28℃,5-7天,好氧 |
特征特性 | 担子果一年生,通常平伏,极少平伏反卷,易与基物分离,菌丝系统二体系;生殖菌丝具锁状联合;担孢子多数椭圆形,极少数呈短圆柱形,无色,薄壁,光滑,大小为7~5 × 1~9µm |
传代方法 | 培养基成分:马铃薯浸粉:6.0,葡萄糖:20.0,琼脂:20.0,pH5.6±0.2(25℃);使用方法:称取干粉培养基46.0g,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,分装三角瓶,115℃高压灭菌20分钟,烘干后转移至超净工作台制作成平板 |
使用方法 | 冻干粉:①准备1支含预除氧液体培养基的试管;②在安全柜中,用酒精灯灼烧安瓿瓶顶部,迅速滴水破裂,用镊子敲碎;③吸取液体培养基加入安瓿瓶,充分溶解菌粉再吸回试管;④将试管置于相应培养条件下,等待菌株生长。 |
保存说明 | 2-8℃ |